kaiyun2025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批准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交易方案,标志着这场涉及1151.5亿元资金、超4000亿元资产的“世纪重组”尘埃落定。
这一里程碑式事件不仅刷新了A股近十年并购纪录,更催生了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造船旗舰——“中国神船”,开启了中国船舶工业从“规模领先”向“技术引领”跨越的新纪元。
换股比例: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存续公司总股本达75.16亿股。
资产注入: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其旗下大连造船kaiyun、武昌造船等核心船厂资产及在手订单整体注入中国船舶。
技术整合:合并后,中国船舶将整合江南造船(智能船舶)、大连造船(LNG核心工艺)、武昌造船(军用特种船舶)三大技术引擎,形成覆盖研发设计、总装制造、维修配套的全产业链闭环。
规模优势:存续公司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手持订单量稳居全球首位,绿色船舶订单占比超40%。
成本优化:预计年降低成本超20亿元,高端船型毛利率提升至28.7%(合并前均值21.3%)。
高端船型突破:合并后,中国船舶在LNG船、24000TEU级集装箱船等领域的技术溢价能力预计提升30%,全球市场份额直指20%以上kaiyun。
绿色智能转型:加速推进甲醇/氨燃料动力、智能船舶等前沿技术突破,推动中国造船业贴上“绿色+智能”新标签。
军民融合深化:整合航母、核潜艇等战略装备研制体系,提升深海装备技术自主可控性(如突破低温阀门、智能液货处理系统技术封锁)。
供应链韧性增强:通过统一采购、集中研发,降低对进口设备、技术的依赖,确保关键装备自主可控。
继兵装集团重组引发市场热潮后,中国船舶官方宣布的重磅整合计划,势必将掀起中船系新一轮的重组浪潮!
中国重工资产注入:合并后,中国重工优质资产(如大连造船、武昌造船)注入中国船舶,有望释放盈利弹性。
中国动力:计划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整合后将成为全球舰船柴油机龙头,氨燃料发动机量产成本比韩国低25%,抢占24000TEU集装箱船增量市场。
中船科技:拟注入中国海装100%股权等风电资产,实现“军工+新能源”双轮驱动,受益于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增长。
中国船舶:合并后全球市场份额超20%,目标直指全球船舶工业制高点,长期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与高端船型溢价。
中国海防:专注水声电子kaiyun、军民用导航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受益于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
最后,作者也是为大家挖掘了一家“中船系”重组第一股,底部预期拉满,随时停牌!(猍,工种皓,荟涨,撕,“1”kaiyun,聆渠)
1、集团旗下唯一以军工为核心主业的上市平台,体外资产(如黄埔文冲)注入预期强烈,军船订单增速有望超预期。
2、与集团资产置换完成+发布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公告+7.11日股东大会召开在即=停牌在即?
3、近期持续出现堆量+倍量,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kaiyun,右侧量能显著放出来,主力抢筹明显,随时停牌起飞!